校史馆里的思政课——以历史为镜,照亮前行之路

   为切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铭记历史,笃定为国为民初心,勇担强国复兴使命。4月18日,我校党委宣传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展了一场“校史馆里的思政课”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与纲要教研室主任杨豪作为课程主讲老师,2023级学前教育2班全体学生参加。

 image.png

德法与纲要教研室主任  杨豪 

杨豪老师从一百多年前“教育救国兴国”引入,讲述了广大仁人志士进行办学、兴学、教育救国的行动。到近代贵州贵阳人李端棻建议推广新式学堂教育、主张以发展教育方式救国;贵州安顺人黄干夫创办的民办学校“达德学校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到21世纪初期“教育强国”大背景下民办学校的兴起,向同学们讲述了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的建校历程。

他表示,我校董事长刘实鹏先生以“教育兴国强国”为个人理想,在贵州大地上创办了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人生的学习平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他指出,以校史馆为载体学习中国近代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创新的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至关重要,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他强调,对学生来说,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学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的探索发展,能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爱校兴校的热情,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更能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勇气。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学生参观校史馆 

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物品、一幅幅历史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在校史馆讲解员胡石和庄浩的引导下,同学们认真观看了学校的办学历程、教学活动、党的建设、校徽解读、校友风采,以及获奖作品六个展区,感受学校的文化底蕴。同学们表示,走进校史馆,学习思政课,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认知,通过参观校史馆,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学校的荣耀和自豪,更加坚定了为学校、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这节校史馆里的思政课,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政教育。将思政课“搬”校史馆思政+校史”接地气入人心让思政课“动”起来,不断赋予思政课“新”活力是我校思政课改革的目标。我校将继续探索“思政+校史”结合模式,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让师生们在行走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共同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image.png

合影留念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