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招生简章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专业介绍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包含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区域发展和农艺教育5个专业,现有教职工40余人、在校生1000余人。旅游管理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专业评估中排名全省民办高校同专业第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4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到了1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22年开始招生,是全国首批招收该专业的本科专业点之一。学院聘请了多位行业精英和学界名家担任兼职教师,建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实习点,致力于专业融合、智慧化转型和创新创业教育,力争把各专业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的省内一流专业。

旅游管理

文理兼收|四年制|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积极融入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紧抓贵州省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战略机遇,服务于新时期贵州旅游产业化及全国旅游发展的人才需求,依托校企协同育人、产学合作,着力构建“跨专业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特色培养机制。培养过程遵循“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聚焦“两个主要方向”(款待业和智慧旅游)、筑牢“三个基本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瞄准“四大目标”(基本素养、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融合创新能力),推进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践行先进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掌握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旅游行业从业资格和相关职位胜任力,熟悉旅游行业运营业务,善于应用新兴技术手段解决新问题,具有较好的知识转化与创新应用能力,成为拥有综合能力的基层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智慧旅游概论、民族文化旅游、旅游大数据应用、旅游新媒体运营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规划开发及新兴旅游业态等,从事与智慧旅游与款待业相关的服务和运管管理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

文理兼收|四年制|管理学学士学位

文化产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融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和数字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战略,服务于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理念为引领,结合市场需求与学生未来发展,着力构建跨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旨在使学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把握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基本规律,熟悉贵州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具备文化产品和项目创意策划、文化企业运营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传播学、财务管理、会展学概论、组织行为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运营、企业运营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文化及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和公共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理兼收|四年制|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依托地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大数据战略,以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理念为引领,突出“学生为本、通识为基、专业扎实、就业为导、交叉融合”的思路,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传承和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过程重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创新创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旨在让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能力,成为能够胜任非遗普查、非遗管理、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艺术学概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保护、文化经济学、贵州艺术史、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贵州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等。

就业方向: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集团;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栏目和出版项目的编辑人员;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融媒体及文化产业策划、演出与管理等技术岗位。

农村区域发展

文理兼收|四年制|农学学士学位

农村区域发展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持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养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时代农村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及乡村文教旅经营等能力,熟悉农业基本生产技术、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及“农业+”新兴产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三农”情怀。

主要课程:农村发展概论、农业推广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学、农业概论、农村经济调查方法、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在基层党政部门、农业企事业单位、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相关等单位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技推广与教学、现代农业和农村管理等工作。


农艺教育

文理兼收|四年制|农学学士学位

农艺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贵州省学科群优势,对接国际农业学科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多角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将国家化思维、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与创新创业意识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农学+教育学综合教学实习模式,体现专业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特点,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艺教育专业知识能力培养架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农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利用农业生物科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相关的问题,成为具备从事现代农业教育教学、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高等数学3、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导论、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基础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统计学、农学概论、职业教育、农商管理、农业生态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小学、农业企业及政府农业管理与推广等部门从事现代农业教育教学、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还可以选择攻读教育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发展、农村区域与发展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

历年省内最低录取分数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历年录取分数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

2023年招生计划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


共 1 页 1 条数据